英语巴士网

街头英语乱象(三)

分类: 实用英语 

三、饭店餐厅的英语标示牌

中国的餐饮天下闻名,据《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孙中山也说:“在欧洲,吃在法国;在世界,吃在中国。”但中餐菜谱的翻译每每令群雄束手,不够周延之处难免。

济南百花公园对面新开一家气派的“蓝海金港大酒店”,英语名字为“Blue  Horizon  Marina  Gold  Hotel”,似乎颠倒一下顺序为好,即“Blue  Horizon  Gold  Marina  Hotel”。趵突泉附近一家路边饭店,为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给“羊肉串” 绑上了英语“CLUSTER  OF  MUTTON”, 规范的翻译应该是“KEBAB”。笔者常常去桑园路上的一家小饭店就餐,为了顾客方便,餐桌上摆放着几个小瓷壶,上有英语SALT(盐)、VINAGER(醋)、CHILI  POWDER(味精)等,其中“VINAGER”应为“VINEGAR”。

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很多餐馆都开始用双语菜单,而翻开菜单,“四喜丸子”翻译成 “四个高兴的肉团”、 “蚂蚁上树”翻译成“一堆在爬树的蚂蚁”,“驴打滚儿”翻译成“翻滚的毛驴”,“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让外国客人摸不、着头脑,让懂外语的中国人哭笑不得。 有的餐馆提供的不是“fast food”(快餐),而是“fartfood”(屁餐)。“童子鸡” 一道很受中国人欢迎的名菜,被译成“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即“没有性生活的鸡”。任何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知道有另外一个词更适合用做“童子鸡”的译法,可用Young  chicken,或broiler。一些菜谱竟把"宫保鸡"翻译成"政府虐待鸡"(Government abuse chicken);而"生鱼块"成了"砍那陌生的鱼"(Chop the strange fish)。把"铁板牛肉"翻译成"有皱纹的铁牛肉"(Corrugated iron beef),谁还敢吃?

斗胆建议:"宫保鸡"翻译成" Gongbao diced chicken"(据《清史稿》记载:丁宝桢,光绪二年任四川总督,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只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越传越广。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据《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上的解释,明清两代各级官员都有“虚衔”。最高级的虚衔有“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上面这几个都是封给朝中重臣的虚衔,没有实际的权力,有的还是死后追赠的,通称为“宫衔”。在咸丰以后,这几个虚衔不再用“某某师”而多用“某某保”,所以这些最高级的虚衔又有了一个别称——“宫保”。丁宝桢治蜀十年,多有建树。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

“驴打滚儿”翻译成“Beijing  glutinous  millet  cake” (驴打滚儿是老北京人儿喜欢的小吃[豆面糕]:先将和好的粘黄米面蒸熟,再将面团在炒熟的豆面上揉匀,放上 馅儿摊平,卷成一寸多宽的长卷,切成一寸来宽的小段,在铺满炒熟豆面板上一滚,撒上糖桂花.白糖.芝麻.冰糖楂);

“麻婆豆腐”翻译成“Mrs.  Chen’s  Bean  curd”(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陈森富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它成为成都的美食名片)。

把“四喜丸子”翻译成 “ meatballs for four-lucky-event”(四喜是是旧时人们为庆贺和祈求人生的四大喜事:“福”、 “禄”、“寿”、 “禧”);"铁板牛肉"翻译成" Sauce beef on iron  plate", 而"生鱼块"成了"(raw/uncooked slices  of  fish  meat)" “蚂蚁上树”翻译成“vermicelli  with  peppery minced  meat”。都是根据食材和烹饪方法译来。

在青岛,一家菜谱中有“Sliver Crap”(实则“Silver Carp”,白鲢)的严重拼写错误。螃蟹“crab”竟然误写英语单词crap(屎,拉屎),令人万分惊愕。

在太原某酒吧:Special  cocktail  is  just  for  the  lady  who  holds  nuts  in  hand. 字面意思是:特殊的鸡尾为拿着坚果的女士而备。简直是痴人说梦!

猜你喜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