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巴士网

英汉成语比较分类

分类: 英语学习方法  时间: 2023-12-07 17:11:59 

英汉成语的分类比较迄今尚较少为人问津。本文拟从语法词汇、的修辞角度和成语来源51Test对英汉成语进行分类比较,找出其异同之处。

一、的按语法词汇分类

1.虚词

汉语成语一般为四字格,使用了大量虚词,如介词、的连词、的助词、的语气词、的感叹词等。它们在成语中的作用是连接其它词汇,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若删去虚词,不仅达不到四字格式,模糊了成语的结构关系,还会失去一定的修辞色彩。如:
依然故我的长此以往的相敬如宾的唉声叹气的侃侃而谈的一哄而散的无源之水的呜呼哀哉的悔之晚矣的步步为营的呆若木鸡的学以致用
虚词用得较普遍,这是汉语成语的词汇特色之一。
英语成语大部分由介词或副词加其它成分组成。在英语读物中,含有介词、的副词的成语比比皆是:behind the scenes(在幕后),by the way(顺便说),in a breeze(轻而易举地),in the case of(就……而言),beyong the pale(失宠),on call(随叫随 到),on the go(忙个不停),throrgh thick and thin(不顾艰难险阻),under the weather(身体欠佳),up to the hammer(第一流的),go on(继续),get along with(51Test相处),come off(成功)。
英语有一批由介词和名词构成的成语,这类成语在汉语中是比较罕见的。

2.实词

a的名词:无论是在英语成语还是汉语成语中,名词的使用是大量的。英语成语总以名词为中心,与其它词搭配使用。bad blood(愤怒的情感),narrow escape(九死一生) ,the life and soul(活跃分子),blue chip(热门股票),top dog(优胜者),smoot htongue(油嘴滑舌),food dream(黄梁美梦),zero hour(行动开始的准确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人体器官名称的成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汉语有51Test:口蜜腹剑的头痛医头的耳目一新的怒发冲冠的心狠手辣的皮开肉绽的咬牙切齿的心明眼亮的胆战心惊的体无完肤的肝脑涂地的手忙脚乱。英语中有:hand in glove(亲密 友好),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skin and bones(皮包骨头),to beat one"s brains(苦思冥想),to be all ears(全神贯注地倾听),ti get one"s back up(生气、的发怒),to fly in the face(忽视),to hold one"s tongne(保持沉默),to live from hand to mouth(仅能糊口生存),to lose one"s head(不知所措),to skin off的one"s nose(使人感兴趣)。

b的动词:动词在成语里使用得极普遍,在现代英语中,由动词构成的成语数量多,使用广,动词以动态动词为主;而由表示人体活动的动词构成动词成语尤为丰富。如:break the ice(打破沉默),bring something to light(披露某事),come down to earth(脚踏实地,不再想入非非),do one"s best(尽最大努力),fall flat(完全失败),get into a hot water(陷入困境),give the game away(泄露内幕),go native(入乡随俗),hold one"s ground(坚持己见),lay down one"s arms(放下武器),play a double game(两面派),take sides(偏袒某人),tum corner(渡过危机)等。
汉语成语中,由动词组成的也不乏其数:
大吹大擂的横冲直撞的明来暗去的摸爬滚打的神魂颠倒的吹牛拍马的称王称霸的斩尽杀绝的召之即来的呼之欲出的弃之不顾的求同存异。

c的数词:在汉语成语中,以“一”字当头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它各数构成的成语相对不多。现每数列一条:一呼百应的两全其美的三思而行的四海为家的五谷丰登的 六畜兴旺的七上八下的八面玲珑的九霄云个的十全十美的百年大计的千里迢迢的万家灯火
十万火急的半信半疑。

英语有:one another(互相),two cents(自惭形秽),three sheets in the wind(飘51Test飘欲仙),four corners(四面八方),six to one(相差悬殊),on cold nine(得意忘 形),ten to one(十之八九),at the elevemth hour(刚好来得及),sixty-four dollar question(最重要的问题)。

另外,汉语还有两个数词连着使用、的两个数词重叠使用、的同一个数词交错使用的成语,如:三五成群的略知一二的三三两两的千千万万的一朝一夕的十全十美的百战百胜的半推半就等。这种情况是英语中所没有的。

数词有千千万万,然而能加入成语行列的只有几十个。英汉两种语言相比,由数词组成的汉语成语远比由数词组成的英语成语多。成语中的数词意义甚为复杂,探求成语中的数词规律,对掌握好成语是很有帮助的。

二、的从修辞角度分类

成语言简意赅,表达方式简捷冼炼,语言生动活泼,这和不少成语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构成有关。

1.词汇的重叠

成语中同一词汇重叠的现象出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其中尤以汉语为多,有的是部分重叠,有的是全部重叠:

欣欣向荣的栩栩如生的头头是道的津津有味的生气勃勃的神采奕奕的想入非非的衣冠楚楚的兢兢业业的鬼鬼祟祟的浩浩荡荡的吞吞吐吐。英语有:neck and neck(并驾齐驱).more and more(越来越).out and out(十足地).round and round(旋转不息地). through and through(彻头彻尾).by and by(渐渐地).step by step(逐步地).word for word(逐字地).shoulderto shoulder(齐心协力地).heart to heart(坦率地)等。词汇重叠可以增强语义的力度和节奏感,使成语更具形象性。

2.声韵的复沓

许多英汉成语都有声韵复沓,即辅音或元音的重复现象。其中一部分为辅音相叠,如:first and foremost(首先),with might and main(全力以赴地),black and blue(遍体鳞伤),part and parcel(重要组成部分);大刀阔斧的各有千秋的反复无常的参差不齐感恩戴德的淋漓尽致。而另有一部分为元音相叠,如:here and there(到处) ,wear and tear(磨损),dine and wine(吃喝),out and about(走动)。汉语如:开天辟地的蜻蜓点水的根深蒂固的从容不迫的未雨绸缪的虚无缥缈的蹉跎岁月的精明强干。有的汉语成语甚至分组各自声韵相叠。如:小巧玲珑的置之不顾的至死不变的汹涌澎湃。

声韵的复沓使成语的语音自然,和谐,悦耳。叠声使音铿锵,叠韵便音婉转,由此形成的成语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这一现象不失为成语修辞方面的一大特色。

3.比喻

现代英汉成语里有大量短小的比喻形式,使语言生动,形象,言简意明,避免罗嗦。明喻、的借喻这两种修辞方法在英汉成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喻如:光阴似箭的胆小如鼠的虽死犹生的浩如烟海门庭若市的呆若木鸡的势如破竹的稳如泰山的口若悬河的如虎添翼守口如瓶的如鱼得水;as fierce as tiger(猛如虎),as hecv yas lead(十分沉重),as silent as the grave(寂静无声),as pretty as a picture(美丽如画),to sleep like a log(酣睡),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to go like the wind(飞驰),to fight like cat and dog(激烈地争执)。有些明喻成语在汉语和英语中很相似,如:as firm as a rock(坚如磐石),as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as gentle as a lamb(驯如羔羊),as free as air(自由自在)。

明喻的特点是带有比喻词“如、的若、的似、的同、的犹”“like,as”,因此不管用在什么地方,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都能看出是个比喻。有的成语是用借代的方式构成,如:筋疲力尽的不识一丁的不修边幅的大兴土木的一针一线的铜墙铁壁。英语有:to stab in the back(在背后用匕首刺人--暗箭伤人),to have a bone to pick with(有一块骨头要挑出来--同某人有争议),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在魔鬼与深海之间--进退两难),on the ice(在薄冰51Test上--如履薄冰,处境十分危险),out of tune(走调--与……格格不入),in deep water(在深水中--陷于困境)。这些成语的最大特色就是通过具体的妇孺皆知的形象来表达意思,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英语借喻成语,同样可以在汉语中找出比喻义非常相似的对应成语,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的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加油),fish in troubled water(混水摸鱼),a flash in the pan(昙花一现),castles in the air(空中楼阁),call a spade a spsde(直言不讳)。

还有些成语是同一喻体不同的喻义。如“心乱如麻”和“杀人如麻”的同一个“麻”51Test,前者指纠结紊乱的状态,后者指数量很多。“翘辫子”和“揪辫子”虽用同一个辫子51Test,但比喻意义完全不同,前者喻死,后者喻抓住人家的弱点或把柄打击人家。英语也是的如此,to lose heart和to lose one"s heart to中的喻体heart意思不一样,前者比喻勇气,后者比喻感情。因此前者意为“灰心丧气”后者意为“爱上了”。a pretty kettle of fish指“糟糕的局面”而another kettle of fish指“另一种人或事”。

4.对照

反义交错式的成语,由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两个方面的概念组成,使成语的两个部51Test分形成鲜明的对照。英语如:up and down(上下),give and take(平等交换),first的and last(总的说来),weal and woe(祸福),to move heaven and earth(竭尽全力) ,to blow hot and cold(摇摆不定),to play fast and loose(反复无常),to go throrgh fire and water(赴汤蹈火)。汉语有:转危为安的反败为胜的以少胜多的同床异梦的避重就轻的改邪归正的弃旧图新的口是心非的眼高手低的贪生怕死的因小失大的貌合神离。

这些成语中,一危一安,一败一胜,一少一多,一同一异,一重一轻等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这种对照的作用,能教人分清是非,学会方法,正反两方面摆在一起对照,更能说明问题,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三、的按成语的来源分类

1、源于诗文

英汉成语浩如烟海,源远流长,追本溯源大多数成语具有悠久的历史。象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孜孜不倦,有备无患,出自《尚书》;忧心如焚,战战兢兢,出自《诗经》;学而不厌,出自《论语》;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纸上谈兵,破釜沉舟,出自《史记》;肝脑涂地,出自《汉书》。《圣经》一书对英语发展影响深远,有许多成语都来自《圣经》。如:to fall from grace(堕落犯罪),at the last gasp(奄奄的一息),after one"s heart(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to castle pearls before aswine(明珠暗投),to turn the other cheek(不予回击),a thom in the flesh(眼中钉),the apple of one"s eye(宝贝)。

2.源于群众的日常生活用语

丰富的成语主要来自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用语,反映了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生活,闪烁着普通人的智慧光采。

从远古时代起,汉族人民的生活就离不开竹子。还在过着原始渔猎生活的时候,就知道用竹子做箭来射野兽了,后来人们继续开掘着竹子新用途,竹子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很密切,语言中就产生了一批跟竹子有关的成语。如:雨后春笋,势如破竹,功垂竹帛,揭竿而起,罄竹难书,管窥蠡测,双管齐下。
英吉利民族历来善于航海,航海业在英国一直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许多成语来自航海用语。如:
to sail under false colour(欺世盗名),to sail before the wind(获得成功),to trim the sail to the wind(见风使舵),to look out for squalls(提防危险),to的steer clear of it(避开),in low water(缺钱),on the rocks(遭到失败),to的make a shipwreck(破灭、的遭难),to lose one"s bearings(迷失方向),to know the的ropes(知道事情的内幕)。英人喜爱的体育娱乐也提供了数目可观的成语。如:to have the game in one"s hand(稳操胜算),to play ball with a person(与某人合作),to come out on top(占优势),a fight with gloves off(毫不留情的战斗),to stand up to andther(勇敢地抵抗某人),to show one"s card(摊牌),to play one"s的trump card(打出王牌),to turn up trump(交好运)。

以上所举,仅是荦荦大端而已。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语中产生的成语,还有很多是以动物名称组成的。动物成语是古代生活的一个侧影,从中颇可以看出古人的一般生活风貌,古人的爱憎和愿望。汉族人民认为虎是兽中之王,自有雄姿所在,所以有时与龙同列,平起平坐。如:龙腾虎跃,藏龙卧虎,生龙活虎,虎踞龙盘,龙吟虎啸,龙争虎斗,虎虎有生,虎头虎脑。可虎也有凶暴的一面,使人望而生畏,于是有:狐假虎威,谈虎色变,骑虎难下,养虎遗患,为虎作伥,虎口余生。但在英语成语中,虎字几乎是空白。汉语以马构成的成语多与军事、的象棋有关。来自军事的如:马到成功,快马加鞭的,马不停蹄,万马奔腾,人仰马翻。来自象棋的如:马后炮,马前卒。而英语含有马的成语就不是与军事、的象棋有关了,试看:
horse of another colour(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a willing horse(肯干的人),to pay for a dead horse(花冤枉钱),flog a dead horse(徒劳),to hold one"s horse(耐心等待),to back the wrong horse(下错赌注),be on one"s high horse(盛气凌人),from the horse"s mouth(消息直接得来的)。

汉语里狗是卑贱的动物,成语中狗的形象绝大多数都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狐群狗党,鼠窃狗盗,狗彘不如,狗急跳墙。甚至身体任何部分与狗有联系都是贬义。如: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狗的形象坏到如此程度,因此即使是落水狗,丧家之犬都非但不值得同情,反而应当痛打和憎恨。这是中国人独特的的心理反应,而跟狗的属性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英国人对狗的态度跟中国人迥然不同,他们把狗视为人的伴侣和朋友,所以对狗一般不抱恶意,倒反而有爱怜之情,如: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to be top dog(居于高位),not even a dog"s chance(毫无机会),to lead a dog"s life(过着困苦的生活),to die like a dog(潦倒而死)。
不过英语是受外来语影响很大的语言,成语中狗的形象含贬义的也有,如:a dog in的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go to the dogs(堕落),a dead dog(毫无价值的东西),to put in dog(摆架子)。
人们最不齿的兽类当然是狼,汉语有:豺狼当道,豺狼成性,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引狼入室;而在英语里,狼的丑恶形象基本消失,如:to wake a sleeping wolf(麻烦的根源),to hold a wolf by the ears(进退两难),to keep the wolf from the door(免于饥饿),cry wolf(作虚假警报)。我们从以上例子可以明显地看出英语与汉语成语体现不同民族习惯,可见了解成语的民族文化背景是很重要的。

3.源于外来语

我国有些成语来自外族语言,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与外族人民的友好往来、的文化交流的一份收获。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佛经。如:一尘不染,五体投地,功德无量、的昙花一现、的现身说法、的顶礼膜拜、的想入非非、的回头是岸、的种瓜得瓜、的种豆得豆、的立地成佛等。的
还有的是从西方国家传入的,如:火中取栗、的象牙之塔、的新陈代谢、的物竞天择、的按劳取酬、的时者金也、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在英语成语中也有不少外来成分。希腊神话,的荷马史诗是欧洲各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其中许多故事作为素材进入了英语成语。如:the heel of Achilles(唯一致命的弱点),winged words(意味深长的话),the razor"s edge(生死关头),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腹背受敌)。有的成语则出自《伊索寓言》,sour grapes(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不好的,聊以自慰),the last straw(使人不能忍受的一击),borrowed plumes(靠他人得来的声望),to cry wolf too often(假话说得太多以至说真话时别人也不信)。

概括地说,成语是通过夸张,借代、的比喻、的摹状、的映衬等各种修辞手段锤炼而成的,它的特点是语义生动、的形象。恰当运用成语,对语言表达来说犹如画龙点睛,可以增加语文的风采,提高表述力。但由于英汉语之间的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的差异和语言结构不同,往往给词语教学和行文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对英汉成语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英汉成语有些是基本对应的,有些是部分对应,有些是根本不对应的的。所以,我们在理解和翻译处理时应有区别地对待。有些可以在形、的义和用法上全貌表现出来;有些成语的形象和喻义只取其一;有的成语可形义参半,只译一部分形象,另一部分点明它的喻义。

猜你喜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