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巴士网

当小说被搬上荧屏,那些译名们是否安在?

分类: 英美文化 

当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它们的译名抑或沿用,抑或多了艺名。


1.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远离尘嚣》


它是哈代(Thomas Hardy)发表于1874年的长篇小说,是一个发生于英格兰农村的爱情故事,译名《远离尘嚣》颇具书香气息。后来的电影版大都沿用这个直译的名字,但也有“艺名”如《疯狂佳人》和《远离尘嚣:珍爱相随》,虽然突出了女主人公或是美好的爱情,但总有一种落入俗套之感。


2. The Sun Also Rises

《太阳照样升起》


它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代表作家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早期的长篇小说。小说背景设于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讲述了战后的爱情。小说的译名《太阳照样升起》也是1957版电影普遍流传的译名,虽是直译,但很合适。电影版还有另一个有意思的“艺名”《妾似朝阳又照君》。这个名字倒是很配宣传海报,有几分古意,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君君妾妾”也是博取了观众眼球。但是从整个意境来讲,似乎牛头不对马嘴,因为描述的是自由新女性和,而太阳升起之前的迷惘与厌战的情绪也不曾提及。


3. A Farewell to Arms

《永别了,武器》


它是海明威1929年的长篇小说, 讲述了一战时期救护志愿者与护士的爱情故事。 小说译名为《永别了,武器》,1957版电影改名为《战地春梦》。小说译名注重战争的主题,电影则战争与爱情兼顾。这样的区别源于对“arm”这个多义词的翻译,它既有“武器”的意思,指代战争,又有“手臂”的意思,寓意拥抱与爱。而影片的海报上主人公相拥,很是契合爱情这一层面的含义。再者,如果说“永别了,武器”或可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春梦”一词则暗示了破灭的必然。


4.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丧钟为谁而鸣》



是海明威1940年的小说,背景是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主题是战争与爱情,最终美国青年为西班牙人民英勇献出生命。小说译名为《丧钟为谁而鸣》。1943版电影也沿用此名,有别名《战地钟声》。直译的书名暗示了死亡,借题发挥的电影艺名则突出了战争这一元素,两个译名各有千秋。



5.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它是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哲理性的三角爱情小说,引发轻与重、灵与肉的思考了,译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搬上荧屏之后,名曰《布拉格之恋》、《布拉格的春天》、《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沉重浮生》。较为出名的艺名是前两个,着眼于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情爱的主题,较于后两个哲理性的译名而言更能吸引观者眼球。[/cn]


6. The Collector

《收藏家》


它是英国当红作家约翰·傅敖斯(John Fowles)的小说,是有关爱与囚禁的心理小说,译名《收藏家》。1965年改编成电影,更名为《蝴蝶春梦》。不难发现,“春”这一字眼在电影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常常暗示爱情。而这些令春心萌动的译名吸引了一批热爱浪漫的观众。


7. Rebecca

《蝴蝶梦》


虽然和《The Collector》有着大相近庭的英语原名,其译名倒是和《蝴蝶春梦》影片名很像,叫做《蝴蝶梦》,无论是作为小说还是作为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关系甚微的“庄周晓梦迷蝴蝶”,但是这比直译《丽贝卡》不知所云好一些。 一般来说,以人名为影片名,不会采用直译。比如,《Lolita》译为《一枝梨花压海棠》,《Léon》译为《这个杀手不太冷》,而《Anna Karenina》改编成电影后有了煽情的艺名《浮世一生情》《 爱比恋更冷》。


猜你喜欢

推荐栏目